于都革命舊址群
于都縣工農兵革命委員會舊址,位于于都縣貢江鎮解放居委會建國路27號昭忠祠,清代末年建筑。舊址坐北朝南,磚木結構,青磚灰瓦,硬山頂,二井三廳,門面為八字牌坊式。面闊3間9.4米,進深36.4米,高7米,占地面積342.16平方米。1929年4月上旬,毛澤東、朱德率領紅四軍來到于都,幫助建立了贛南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“于都縣工農兵革命委員會”,其辦公地點設于此,隨著縣工農兵革命委員會的建立,于都縣東、南、西、北鄉相繼成立了區、鄉紅色政權,領導廣大貧苦工農打土豪、分田地,為中央根據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礎。該舊址為研究中央蘇區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,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。
了解更多
瑞金葉坪革命舊址群
葉坪革命舊址群位于瑞金市葉坪鄉葉坪村,距城區約3公里,占地面積500余畝。這里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,毛澤東、朱德、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,在贛南、閩西這片紅土地上戰斗和生活了近六年的時間,其中在葉坪的時間就達一年零八個月。這里保存著革命舊址和紀念建筑物有23處,其中包括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、中國共產黨蘇維埃區域中央局舊址、紅軍烈士紀念塔、中央郵政局舊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。
了解更多
瑞金紅井革命舊址群
紅井革命舊址群位于瑞金市沙洲壩鎮沙洲壩村,距城區3公里,占地面積600多畝,是毛澤東親自為群眾開挖的水井——紅井的所在地。1933年4月,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從瑞金葉坪搬遷到沙洲壩,這里成為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的第二個駐地。景區擁有舊居舊址和景觀35處,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,中央部委(辦局)來瑞金“尋根問祖”修復的前身舊址23處。
了解更多
瑞金大禮堂革命舊址群
“二蘇大”革命舊址群位于瑞金市沙洲壩鎮,距城區4公里,包括“二蘇大”會址、中央革命博物館舊址、中華蘇維埃代表大會制度史料陳列館。1933年的4月,臨時中央政府從葉坪遷到沙洲壩。為了解決大型集會的場所,尤其是為準備召開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,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建造大禮堂。大禮堂風格獨特、氣勢雄偉,它的造型是八個角,如果從高空往下看,就像一頂紅軍的八角帽,寓意著紅軍永遠駐扎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。
了解更多
瑞金中革軍委舊址群
中共中央政治局、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群位于瑞金沙洲壩鎮金龍村,占地面積800余畝,是中央蘇區黨、軍、團機關的駐地,周恩來、朱德、鄧小平、劉伯承、葉劍英、陳云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這里生活和工作過。這里有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群、中共中央政治局舊址、團中央舊址、蘇區中央機關黨總支舊址、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等。
了解更多
瑞金云石山革命舊址群
云石山革命舊址群位于瑞金城西19公里處的云石山鄉境內,是1934年7月至10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領導機關所在地,是中共中央、中革軍委和直屬部隊長征出發地。1934年7月,中央蘇區第五次反“圍剿”戰爭正處于危急時刻,隨著革命形勢的日益嚴峻,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黨、政、軍、群中央機關從沙洲壩遷駐云石山。現保存有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(中共中央分局)、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、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局、中央軍區、中央財政部、中央教育部、國家銀行、國民經濟部、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執行局等21處舊址。
了解更多